建设海绵城市,战胜洪涝灾害
上周,马来西亚主要城市中心八打灵再也、甘柏及双溪毛糯三地同样遭遇洪水袭击,成为最新受灾区。如今汽车及建筑物淹没在泥水中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目前,人们的焦点应该从恶劣的灾情转向灾害的解决方案。
上周,我在一个信息发布会听了公民社会组织针对近期洪灾向槟城和威省市政官员及组织成员所作的简要汇报。
之后,我又碰巧阅读了几篇关于中国如何将30个洪水频发地区转变为“海绵城市”以实现防洪及积蓄雨水的文章。
中国的计划规模大又进展快。“海绵城市”项目在2015年才刚启动,中国就计划到2020年要让80%的城市地区拥有保留70%雨水的能力。
“海绵”概念迅速扩散,成为全球减少降雨增多、洪水频发及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的关键。
在由槟州行政委员Chow Kon Yeow主持的信息发布会上,“海绵”概念十分引人注目。科学家Kam Suan Pheng博士在解释洪灾时介绍了这一概念。
她将城市化前后的雨水情况进行对比。在过去,50%的雨水通过自然地表覆盖(树木、草地等)渗入地下,10%的雨水径流汇入河流及下水道,还有40%的雨水则通过蒸发蒸腾回归大气。
树木和绿地就像海绵一样吸收雨水渗入土壤,防止降水演化为暴洪。
由于城市化,绿地被水泥及混凝土所铺平。只有15%的雨水能渗入土壤,雨水径流则增加到55%,蒸发蒸腾量占了总雨水量的30%。与之前的50%相比,如今城市里的“海绵”只能吸收15%的雨水。
Kam博士还援引了槟州水务局前总经理Kam U-Tee的一段分析——2008年10月的槟州洪灾之所以会暴发是因为该地山谷流域的地表被改造成了蓄水性差的混凝土面。即使降雨量适中,雨水也会立即汇入溪流,导致洪水骤发。
由此可见,解决洪水的一个关键部分就是逆转海绵的流失。在马来西亚,近几十年来已经有许多农场、公园、树木和草地被转变成了遍布道路、房屋、商业建筑及停车场的“混凝土丛林”。
如今我们必须对树木、花园、田地、草地及公园宝贵的环境作用和经济作用保持高度敏感。建设花园城市不仅仅是为了赏心悦目,还是实现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现在再来看看“海绵城市”的作用。全世界都在称赞中国通过建设城市内的自然地表覆盖物或“海绵”来应对洪水并增加水安全的方案计划。
2010年,中国四分之三的省份发生了由洪水导致的山体滑坡,造成700人死亡。去年,暴雨淹没了华南地区,摧毁了大量房屋,约有60人在洪灾中丧生。
2015年,中国启动了“海绵城市”计划,目前已覆盖上海、厦门、武汉等30个城市。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80%的城市区域将能对70%的雨水实现吸收和回收利用。
该计划包括了许多类型的工程:
● 建造透水道路,使雨水能够渗入地下;
● 更换道路及公园的路面,使其具有透水性;
● 建设湿地以吸收、储存雨水;
● 建造屋顶花园(例如上海屋顶花园面积达430万平方英尺);
● 在街道及公共广场植树;
● 建设社区花园及公园,扩大绿地面积;
● 建造人工湖并保护农业用地,达到蓄水目的。
与Kam博士一样,凯迪思中国区(China Arcadis)水管理主管哈文梅(Wen Mei Dubbelaar)也说道:“在自然环境中,大部分降水会渗入地下或汇入地表水,但大规模坚硬路面的出现破坏了这个过程。”
哈文梅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如今城市地区的雨水大约只有20-30%会渗入地下。自然水循环遭到破坏,从而造成水涝及地表水污染。”
据《卫报》报道,在上海临港区,街道上铺设了透水路面;雨水花园里填满了土壤,种上了植物;建筑物中修建了屋顶绿化和水箱;还有一个有助于控制水流的人工湖。
同济大学的李辉教授说道,首先要做的是保护或恢复自然水系,这是降低水涝风险的自然途径。武汉洪灾的主要问题就是许多小河流在建设过程中遭到填埋。但临港地区仍存有大量农田,还有一个人工湖,因此有能力在强降雨时蓄存更多的水。
那成本因素如何呢?到目前为止,海绵城市项目的投资加在一起已经超过120亿美元。
中央政府会拨出15-20%的费用,其余费用则由地方政府和私人开发商资助。
但与2011-2014年中国洪水所造成的生命损失及10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相比,这一数字便不值一提了。
海绵城市是我们未来的方向。马来西亚民众即将面临更多的洪水袭击,为此,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市政府都应该认真研究考虑建设海绵城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