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生计与生物多样性
Synthetic Biology: Livelihood and Biodiversity
编者按:国际环保组织ETC在其网站(http://www.etcgroup.org)上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现代合成生物技术对生计和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报告与案例。研究重点关注大型跨国生化企业是如何利用其资金和影响力,控制合成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市场转化,进而操控了全球在该领域的贸易,严重的影响到以传统育种技术为生的小户农民;另一方面,被大型生化企业操控的现代合成生物技术应市场需求(产量、转化率等)不断的从发展中国家搜寻新的有市场潜力的生物新型性状,这些生物性状可能来自亚洲药用动植物等。这种“生物海盗”般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小农经济以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恶劣影响。本简报为读者择取了一些典型案例,编译如下:
编译:王艳杰,孔熙
来源:http://www.etcgroup.org/en/issues/synthetic_biology
案例1:青蒿素
产品:青蒿(Artemisia annua)俗称黄花蒿,其提取物青蒿素是世界上抗疟疾药物最有效成分。现在,制药产业所需的天然青蒿素大部分来自亚洲和非洲成千上万的小农户。
现状:加利福尼亚的阿米瑞斯有限公司(Amyris, Inc.)的合成生物学家,已经通过基因工程代谢的方法利用微生物生产出青蒿酸(制备青蒿素的主要物质)。制药巨头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正试图利用工业发酵罐扩大青蒿素酸的生产规模,以加强对此领域的控制。
受影响的国家/地区:目前80% 的青蒿素都产自中国,15% 产自越南,其余产自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马达加斯加,少量产自印度。津巴布韦、南非和尼日利亚正在进行引种青蒿的试验。[1]
市场价值:2011年,青蒿素的平均价格约550美元/公斤。全球青蒿素的市场价值在82.5百万美元到93.5百万美元之间。[2]
全文链接:合成生物学:生计与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