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变革之风

By admin - 时间: 星期一, 四月 13, 2015

南方中心总执行长:许国平

 

在过去的一个月,国际媒体一直刊载美国和中国之间关于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斗争的文章。

同样重要的是,有影响力的西方经济评论家支持中国设立新银行的举措,认为巴拉克·奥巴马总统迫使美国盟友避开该银行是犯了大错。

美国被看作是进了“乌龙球”,因为它的亲密盟友英国、澳大利亚和韩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包括德国和法国,还有亚洲大部分地区都决定成为创始成员国。

美国批评英国政策“姑息中国”,但英国没有顺应其做出改变。

为什么国家不应该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美国没有给出任何可信的理由。财政部部长杰克·卢表示,新银行不会遵守治理或贷款的“全球最高标准”。

但是,这听起来像五十步笑百步,正是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缺乏公平的治理,才促使中国提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而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基于同样原因成立了新的开发银行。

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一直抱怨发达国家通过坚持70年前约定的配额,维持自己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投票权。这些并不能反映目前新兴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大幅增加。

即使是所有国家都同意的温和改革,即配额将被变得稍微有利于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无法实施,因为美国国会反对。

主要发展中国家一直受挫。金融危机期间,他们同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新的资源(每个国家提供数十亿美元),但得到的回报是不对投票权作任何改革。

此外,尽管承诺进行变革,不合理的“协议”,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负责人分别应当是美国和欧洲人,却依然存在。

西方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他们自己做了太多说教,宣扬有效管理、优秀领导和民主实践的合法性。

之后金砖国家成立了新的开发银行,这是对世界银行的补充或构成竞争,而中国创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是对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个补充,亚洲开发银行的治理体系也是不平衡的。

新银行将主要关注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因为发展中国家有宏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但总体经费不足。

批评家预计,新银行将要资助被世界银行或亚洲开发银行因不符合他们环境和社会标准而拒绝的项目。

但是,那是攻击还未发生的事情。诚然,如果新银行建立一系列“不良项目​​”,这将是非常糟糕的,将破坏环境,或迫使数百万未意识到自己权利的人口迁移。

因此,除了内部有效治理和经济上可行,新银行必须采纳高的社会、环境和信用标准。

新机构应当与现有机构一样好,甚至更好,现有机构因其治理、表现和绩效受到批评。

这是一个严峻且值得接受的挑战。新银行能否成功,目前还不能确定。但他们应该有充分机会这么做。

特别指出的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意义,被看作是美国和中国在亚洲地区争夺影响力的一部分。

几年前,美国宣布“转向”亚洲或亚洲再平衡。这包括增强的军事存在和新的贸易协定尤其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这看来像是遏制或部分遏制中国的政策。美国对华政策是合作、竞争和遏制相结合,它保留了发挥部分或全部作用的灵活性。

中国人去年公布了自己的两项举措,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部至中亚、欧洲)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东南亚为重点)。

第一项举措将涉及基础设施项目、贸易和公私伙伴关系,以及正在商讨中的第二项举措的细节。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以被视为这些举措的一个金融性机构(虽然不是唯一的)。

中国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RCEP)的一部分,该谈判不包括美国,去年它还发起一项建立包括美国的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的研究。

这两项计划中的协定是为了应对以美国为首的TPPA协议。由于美国国内政治以及12国无法就许多有争议问题达成共识等原因,TPPA能否达成协议,仍然是不确定的。

同时,重要的西方舆论领袖正在敦促美国改变其政策,以适应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前美国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表示,过去一个月因美国失去了其全球经济体系保险商地位而被铭记。他列举了中国努力设立新的重要机构,以及美国未能成功劝说众多传统盟友远离中国的例子。

他呼吁全面评估美国应对全球经济的方式,并允许针对全球经济结构的实质性调整。

英国金融时报的马丁·沃尔夫说,美国阻碍中国提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愚蠢行为。这是因为亚洲国家都迫切需要基础设施融资,美国应该加入该银行,而不是迫使别人不要加入该银行。

美国人真正担心的是,中国可能建立削弱美国对全球经济影响力的机构,沃尔夫说道,并表示这是错误的,因为对全球金融机构影响力进行改革是必要的,且世界经济将得益于对发展中国家更长远的融资。中国的资金可能推动世界走向正确的方向。

沃尔夫令人印象深刻地总结道,世界需要新的机构。“需要适应新兴势力的崛起。世界不会因为美国不参与而停下脚步。如果结局不符合美国的喜好,那它只能怪自己。”

变革之风正吹遍全球经济,许多西方人承认这一点,甚至支持。

分类 金融与发展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