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面临一系列令人生畏的自然灾害
联合国新报告发出警示,自然灾害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作者:Devinder Kumar
新德里|曼谷(IDN)——过去两年中,脆弱和边缘社区是在亚太地区连续发生的自然灾害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灾害的影响程度超出了这些地区以往所经历的或所能够预测的范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的最新报告指出,这是“新的气候现实中的一个迹象”,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增加四倍。
ESCAP执行秘书兼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尔米达•萨尔西娅•阿里沙赫巴纳(Armida Salsiah Alisjahbana)在《2019年亚太灾害报告》的前言中谈到:最近发生的飓风、地震、海啸、洪水、干旱、沙尘暴和热浪等灾害“可能袭击任何人、任何地方,但它们对最贫困社区所造成的破坏最大;这些社区往往是少数群体社区,以及位于偏远地带或位于迅速扩张的城市脆弱边缘地带的社区”。
这份报告题为“亚太地区灾害危险地带:提高恢复力、包容性和自主能力的途径”。它预示着亚太地区“一系列令人畏惧的自然灾害”,阐述了该地区“危险地带”的灾害风险程度,并考虑到了所有类型的灾难——密集型或广泛型、快速爆发型或缓慢形成型,为亚太地区灾害情况提供了一份全面的分析报告。它表明,亚太地区的许多灾害都与环境退化和气候变化有关,这种关联导致未来将出现更为复杂的、不可预测的多种灾害风险。
据报道,2018年,全球281个自然灾害中近半数发生在亚太地区,其中10个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中便有8个发生在亚太地区;自1970年以来,亚太地区平均每年有1.42亿人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800万人。(亚太灾害报告是ESCAP所发布最重要的报告,每年发布两次,旨在帮助公私部门的决策者更好地了解灾害风险和复原能力,并及时抓住行动机会应对灾害。)
亚太灾害报告首次将缓慢型灾害所导致的损失包括在内,特别是干旱,与先前的估计相比,干旱导致年度经济损失高了四倍。目前亚太地区灾害所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高达6750亿美元,约占该地区GDP的2.4%,其中4050亿美元或60%是与干旱有关的农业损失,其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影响尤为严重。
8月22日,ESCAP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Alisjahbana)在曼谷发布这份报告时谈到:“亚太地区各国都致力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确保不让任何人掉队。但是,灾害可能会逆转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如果各国无法保护本国国民,使其免受灾难的威胁,那么SDGs的许多目标都将无法实现。这意味着各国不仅要在优先区域建立抗灾能力,还要在整个地区建立抗灾能力,覆盖最边缘和最脆弱的社区。
报告指出,近40%的灾害影响发生在社会部门,这造成了机会不平等问题更加严重,而这种不平等代代相传。灾害也将导致减贫进程放缓。据估计,到2030年,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数(每天不到1.90美元)将达到5600万。如果灾害风险得不到缓解,这一数字还将增加一倍多,达到1.23亿。
然而,ESCAP负责人阿里沙赫巴纳指出:“这并非不可避免。各国政府可以通过提前投资来战胜灾害风险,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报告显示,投资的花费将远远小于未减缓的灾害所造成的损害及损失。此外,这些投资将带来共同收益,包括更好的教育、健康、社会和基础设施服务,以及更高的农业生产和收入。
该报告确定了亚太4个灾害热点地区:包括南亚和东南亚的主要跨界河流流域;东南亚和东亚及东北亚的环太平洋火山带;东亚和东北亚、南亚和西南亚以及中亚的沙尘暴走廊;遭遇与气候有关的灾害的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地区,脆弱的环境正与严重的社会经济脆弱性渐渐趋同。
报告称,太平洋地区居民遭遇自然灾害的风险是亚太其他地区居民的三到五倍。
该报告要求进行变革,不应再把社会政策和抗灾能力视为单独的政策领域。它强调了决策者应该如何通过政策改革提高投资质量,使社会更具包容性和自主能力,以确保贫困和弱势群体不会因为难以获得土地、可靠的早期预警系统、财政和决策结构而被排除在投资利益之外。
该报告还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和数字身份等新兴技术,确保将最贫困和最脆弱的群体纳入政策干预措施。
报告指出:“即使是最贫穷的国家也可以通过智能数字技术获得力量。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将卫星图像与手机数据相结合,构建快速发展事件的实时图像。与此同时,数字身份系统可以在灾难发生之前、期间和之后,提供更多的方式来确保必要的社会保护服务。”
此外,报告指出,该区域的许多灾害热点跨越了国界。为此,报告建议通过ESCAP支持的亚太抗灾网络来采取一系列区域政策行动。
——第三世界网络专题文章
— 完 —
上述文章转载自IDN-InDepthNews(2019年8月23日)。
转载此专题时,请注明“第三世界网络专题”及文章所涉及的合作杂志或机构(如适用),并注明署名。请把剪报寄给我们。如果在互联网上转载,请将文章出现的网址发送到twn@twnetwork.org。
第三世界网络也可通过万维网访问(http://www.twn.my)
48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