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专利常青化”现象——以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为例

By admin - 时间: 星期二, 六月 24, 2025

TWN知识产权问题信息服务

2025610

第三世界网络

泰国:“专利常青化”现象——以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为例

发表于202569SUNS#10237

槟城6月6日(Kanaga Raja)——“专利常青化”一直是跨国制药公司延长其市场垄断权的“惯用伎俩”。泰国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者网络(TNP+)指出,贝达喹啉(Bedaquiline)作为泰国治疗耐多药结核病(TB)的关键药物,是这一现象的典型案例之一。 

5月27日,由国际治疗倡导联盟(ITPC)及其合作伙伴领导的“让患者负担得起药品”(MMA)运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其中援引了TNP+负责药品可及性项目的经理Chalermsak Kittitrakul的话说:“‘专利常青化’是跨国制药公司延长其市场垄断权的“惯用伎俩”,阻碍了公众获取基本药品的途径。”

他说:“这种做法还给泰国知识产权厅的专利审查人员带来了繁重且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Kittitrakul指出:“对一种药物进行多项专利申请,以延长不合理的垄断权,贝达喹啉的情况只是众多此类案例中的一个例子。”

【提交多项专利申请是制药公司阻止仿制药竞争的常用策略。在缺乏有效反对意见或专利局审查力度不足的情况下,每项申请可能会获得长达20年的专利垄断权。】 

据MMA称,五年多来,泰国TNP+和艾滋病通路基金会(AIDS Access Foundation)一直致力于推动消除获取耐多药结核病(MDR TB)药物的障碍,并为此向泰国相关部门提交了针对贝达喹啉专利申请的反对意见。 

经过长期努力,相关专利申请已被驳回,目前泰国已不存在针对贝达喹啉的专利壁垒。这使得该国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进口仿制药,并通过国家医疗保险计划为患者免费提供该药物。 

MMA表示,强生公司(J&J)全资拥有的杨森制药公司在泰国提交了五项贝达喹啉专利申请,其中第一项是关于基础化合物的申请,该专利已获得批准,后于2023年6月到期,而其余四项则属于“专利常青化”申请。 

2020年,艾滋病通路基金会和TNP+向泰国知识产权厅(DIP)提交了相关资料,反对并要求驳回所有四项专利申请。

2023年6月,泰国知识产权厅决定驳回(即不接受)两项专利申请,这两项专利申请是关于使用贝达喹啉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和潜伏结核病的申请。然而,据MMA网站报道,2023年9月,强生公司对这一决定提出上诉。

泰国知识产权厅于2024年2月对上诉作出裁决,维持了最初的裁定,并驳回了这两项申请,因为根据泰国法律,它们不符合专利申请条件。

据MMA称,这一裁决是最终裁决,如果强生不同意,该公司可以向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

随后,强生于2024年4月主动放弃了另外两项申请,这两项申请分别涉及富马酸盐和贝达喹啉的儿童剂型。

MMA指出,自2019年起,贝达喹啉已被批准列入国家基本药物清单,用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

从2020年到2024年,泰国国家医疗保险系统从强生公司购买并进口了原版贝达喹啉,平均每疗程(六个月)价格为35672泰铢(约合1100美元),每年平均为724名患者提供治疗。而从2024年到2025年,强生公司将价格降至每疗程11734泰铢。

从2025年到2026年,泰国能够以每疗程5348泰铢(约合160美元)的价格从印度购买贝达喹啉仿制药,从而使泰国的治疗病例增加至每年近1000例。

MMA在其文章中引用了TNP+经理Kittitrakul的话说:“公民社会反对贝达喹啉专利申请的运动始于2019年在印度海得拉巴举行的第50届世界肺部健康大会。”

Kittitrakul补充说:“来自不同国家的公民社会代表举行了会议,并同意携手开展运动,通过对与贝达喹啉相关的专利申请提出异议,争取获得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药物‘贝达喹啉’。”

Kittitrakul指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印度、巴西、泰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吉尔吉斯斯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都开始对专利申请提出异议。

他说:“知识产权厅的裁决表明,这两项申请都没有违反《专利法》第9(4)条的规定,即不授予针对人类和动物疾病的诊断、处置和治疗方法的专利。”

他补充道:“这是公民社会在反对这些申请时所引用的主要论据之一。但该部门依旧驳回了这两项申请,并指出它们违反了第5(1)条和第5(2)条的规定,因为它们既不具备‘新颖性’,也不具备‘创造性’。”

他指出:“申请中提及的化学物质早已公开披露,且使用同一组药物治疗耐药性结核病和潜伏性结核病的方法在此之前也已公布。”

Kittitrakul表示:“这项发明本质上仍是利用相同的化合物来生产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只是将这些化合物组合成新的药物来治疗新的疾病而已。”

这位社会活动家指出,该部门的裁决与公民社会为驳回申请而提交的有关资料和参考文件是一致的。

Kittitrakul说:“尽管目前贝达喹啉在泰国没有专利,我们可以进口或自行生产这种药物,但我们发现强生公司在2024年底又提交了一份关于贝达喹啉长效制剂的补充申请。”

他补充说,TNP+向知识产权厅提交了信函和资料,要求该部门考虑驳回该专利申请,理由是该申请违反了泰国专利法,且不符合专利保护的条件。

Kittitrakul强调:“‘专利常青化’是跨国制药公司延长其市场垄断权的“惯用伎俩”,阻碍了公众获取基本药品的途径。这种做法还给泰国知识产权厅的专利审查人员带来了繁重且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对一种药物进行多项专利申请,以延长不合理的垄断权,贝达喹啉的情况只是众多此类案例中的一个例子。”

他进一步表示:“许多此类专利申请试图就治疗方法寻求专利保护,而这显然是违反我国法律的。”

“然而,这些申请的撰写方式颇具欺骗性,让人误以为它们并非用于治疗用途。而且这些申请中还包含了此前已在其他已提交申请或公开披露的文件中提及的化学化合物及生产工艺的相关内容。”Kittitrakul解释道。

根据Kittitrakul的说法,这样做只是为了让该申请变得“令人困惑”,从而浪费时间进行审查。

Kittitrakul建议:“对于明显不符合专利条件的申请,应在初步审查阶段即予以驳回,避免其继续占用审查流程资源。” 

他表示,目前的专利制度一再被滥用,并没有真正促进创新和药品的获取,反而让跨国制药业得以利用这一制度来扩大其垄断地位,并从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上牟取利益。

在MMA文章中,Kittitrakul呼吁:“专利制度造成并加剧了药品获取的不平等,应该针对这一制度进行改革,将公共健康利益置于贸易利益之前。” +

分类 知识产权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