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知识调查简报

By admin - 时间: 星期六, 十一月 4, 2006

 作者:褚潇白  成功  薛达元

研究人员于2006年7月到8月期间,在云南省西北的独龙江流域、东南的元阳县和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进行了初步考察,对这些地区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少数民族传统知识(包括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农业生产方式和习惯法等)进行调查和研究。

研究人员首先深入到滇西北的独龙江地区,对于独龙族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独龙族因聚居于独龙江两岸的山坡、台地而得名,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独龙族人口数为7426[1]。使用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贡山怒语基本相通。无本民族文字。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北部的独龙江乡和贡山县境内怒江西岸的小查腊村。

对于独龙族火烧地(轮歇地)研究认为,在特定区域内,由具有传统知识的当地居民进行的这种刀耕火种农业生产方式,对于当地生物多样性及农业品种多样性利多害少。特别是由于当地生产力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大力推广机械化农业不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研究人员沿独龙江逆流而上,徒步3天到达独龙江最上游的自然村迪政当,进行独龙江地区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调查,经过当地畜牧站的识别,初步推断出独龙鸡的存在。独龙鸡有可能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查而成为一个新的鸡品种,列入我国畜禽品种资源名录。

同时发现在独龙江地区,村规民约对于过度开采重楼等药材有实际的限制作用,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总结了此次调研后,给出了保护和发展独龙族文化的建议:采取适应当地生产力水平的农业方式;深入开展独龙族传统文化调查;专门立项研究独龙江特有畜禽品种资源;通过习惯法、村规民约和乡规民约保护生物多样性;成立原生态保护区,开发独龙江旅游资源。

 

结束了独龙江地区的考察后,研究人员来到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对当地哈尼族的传统知识进行了考察。主要调查和研究对象是哈尼族梯田文化、民间信仰和社会关系等方面。

哈尼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超过百万人口的民族之一,也是一个国际性的民族,在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等国家都有哈尼族(阿卡)分布。我国的哈尼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南部的哀牢山南麓,元江、把边江和澜沧江流域地区。具体分布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目前在我国的哈尼族总人口达130余万人。

元阳县哈尼族梯田是自然-农业-社会-文化的复合系统,系统的任何部分失衡,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崩溃。而民间信仰,正是维护这一系统正常运作的纽带,是这个系统存在的灵魂。但是民间信仰受到的巨大挑战,主要来自内部的力量,特别是迅速的社会变革。由于社会关系的变化,改变了内部力量的格局与平衡,从而对于民间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仅从哈尼族的传统知识中,可以发掘出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从哈尼族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也可以提炼出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利经验。这一点是很少被研究者所关注的,也是解决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失衡和社会困境的积极参考。

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和谐。这种和谐反映在生产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在生活上,就是与其他民族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反映在精神世界,就是人与神、人与鬼的和平共处。

和谐之所以成为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因为哈尼族作为哀牢山区的后来者,特别是经过长途迁徙之后,人疲力穷,得到了当地原住民的接纳,所以,为了不再受到迁徙之苦,哈尼人以极大的毅力,开发了半山腰的区域,开垦出数以千级的梯田,积淀出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生态平衡的经验。为了处理好与原住民的关系,哈尼族创造性地与各个民族形成唇齿相依的关系,例如以牛马亲家的形式与河谷的傣族连接成为利益联盟,以己之长,补人之短。而这一切和谐的精神,都以某种宗教的形式被哈尼人固定下来,成为哈尼人世代相传的精神传统。

在很多的传统知识研究中所涉及的价值,一直以商业价值为主导,而忽略了其社会价值。而当代所面临的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无一不与目前急功近利的商业模式息息相关,忽视了社会对于稳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诉求。从哈尼族的传统知识中,提取、分析、总结出和谐的要素,并且以这些和谐精神对商业模式进行有效的批判,给出更合理有效的发展理念,也期待借此研究,可以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所裨益。

另外,哈尼族神林是生态保护的关键地。特别是对比哈尼族的村寨、梯田、私有林而言,哈尼族的神林中,具有更显著的生物多样性。同时,这些神林也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避难所。因为哈尼族人口增加比较快,对于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如果没有任何禁忌,对于森林及其野生生物资源的攫取是无止境的。但是,为了防止这样的破坏性开发,哈尼人多年来拥有自身的禁忌传统,制约了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此同时,各种生物资源都可以在神林中找到神明的庇护,得以繁衍后代。

哈尼族一直具有识别、采集和食用野生植物的习惯。在实践中积累和掌握了认识野生可食植物生长环境的经验和知识。这些传统知识,对于哈尼人来说,是度过青黄不接时期重要的生计手段,如果这些野生植物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消失,对于哈尼人来说,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不适应。

 

研究者本次调查在云南的最后一站是西双版纳的傣族。

傣族是云南第四大少数民族,是云南十五个特有民族之一,还是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十八个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

由于傣族支系庞杂,又在文化上具有多样性,故此难以从整体上全面地介绍傣族的传统知识。所以,研究人员更多地关注一些具体案例,这些案例都是调查者在研究期间注意到,并且意识到这些案例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某个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例如关注佛教文化对物种的保护作用。研究者对西双版纳的佛寺庭院栽培的植物进行观察,发觉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外来植物,而且其中一些是佛寺内栽培的宗教植物,这些植物的引入和传播又与宗教文化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这些植物,加上庭院内其它野生、半野生植物,以及庙祠周围的、被群众自发保护的树林,或者庙祠以外作为“庙产”、“寺产”的树林、草地,共同构成“宗教植物园”,其面积,往往远远超过庙祠建筑本身,是庙祠人文圣境的重要内容。

 

研究人员在从云南返回之后,已经完成了三个初步报告,相关的学术文章正在撰写中。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和深入的研究有待进行。

 


[1] http://www.china.org.cn/ch-shaoshu/index12.htm

分类 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 知识产权与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