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藏族传统生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的变迁——德钦县云岭乡佳碧村案例研究
作者:尹仑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CBIK)
1.引言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澜沧江流域的藏族世代生活居住在河谷两岸的台地和山坡上,这样一些生活空间造就了当地藏民族与澜沧江水系以及江两岸山系的紧密关系,从而形成了同时受到水系和山系影响的特殊生态体系。在这样特殊生态体系生活下的当地藏民有着自己传统的生境价值观,这种传统生境价值观以人对自然的敬畏、信仰和崇拜为基础,以人对自然本土认知为核心,以人对自然的适度利用为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习惯法、传统知识和机制为规范。这种价值观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为当地村民的持续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但近五十多年来,由于受到重大的生产、生计政策和基础设施工程的影响,对澜沧江流域沿岸的生态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造成了泥石流、山洪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今天当地一些藏族村庄试图利用传统的生境价值观、并用社区传统组织开始在环境保护和生境恢复方面发挥作用。
德钦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喜玛拉雅山脉东端、青藏高原南缘、澜沧江(湄公河)上游,西北部与西藏接壤,东部与四川交界,总面积为7504平方公里。德钦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全县从南到北仅占1.7个纬度,却几乎包含了相当于北亚热带地区到北半球极地70个纬度的水平气候类型和生态类型,种子植物有127科、506属、174种,哺乳动物有24科、78种,鸟类有31科、158种,鱼类有11种。
世代生活于如此多样和丰富的生态环境之中,德钦藏族形成了当地特有的传统生境价值观,这种传统生境价值观以人对自然的敬畏、信仰和崇拜为基础,以人对自然的适度利用原则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习惯法和传统知识为规范,在客观上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村民的持续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
2.研究点概况和假设
佳碧村是一个藏族聚居的村落,隶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管辖,距德钦县城约一百公里,地处白芒雪山与梅里雪山之间,澜沧江河谷东岸,佳碧河从村中流过。佳碧村属温带河谷气候,海拔2600米,地势东高西低,年平均气温10.4度。
和其他地处高山的藏族一样,佳碧村的藏族以半农半牧为主要的生计方式,同时也从事其他的经济活动。其中农业为社区生计的根本,畜牧业和狩猎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料,副业则提供交换的机会和现金收入。除了上述三种传统生计方式以外,最近十多年来以松茸为主的采集业已经成为佳碧村藏族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伐木业也曾经是重要的生计方式,是整个社区的经济支柱,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今天基本上没有人再从事伐木业了。
佳碧村位于昔日茶马古道和卡瓦格博转经路的必经之地,因此村子历史上就有外出经商的习惯。今天随着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离开村子到外地经商、打工,远至北京、昆明和拉萨,近到中甸和德钦县城。
最近五十年以来,由于一些人为的因素,佳碧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由于当地脆弱的生态体系,这些破坏往往是无法和很难挽回的,对当地本来已经恶劣的生存环境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已经不仅仅制约着当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直接威胁到了当地村民的生存和生活。
是什么原因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些破坏对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如何?如何恢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当地社区如何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作为在当地世代居住的村民又是怎样看待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以及解决面临的变化和问题的呢?
3.传统的生境价值观
德钦藏民有着自己传统的生境价值观,这种传统生境价值观以人对自然的敬畏、信仰和崇拜为基础,以人对自然本土认知为核心,以人对自然的适度利用为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习惯法、传统知识和机制为规范,这种价值观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为当地村民的持续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
3.1生境的信仰
德钦藏民的生境信仰可分为神山信仰、神湖信仰和神河信仰。几乎每个藏族村庄都有自己的神山、神湖和神河,每年都会定期在神山、神湖、神河举行祭祀祈福活动。由于信仰的约束,神山、神湖附近的树木砍伐和狩猎活动都被禁止,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佳碧村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
3.2 生境的本土认知
佳碧村村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这一地区,对所处的生态环境有着自己的认识、概念和划分标准,这是一套非常丰富的本土认知体系。
佳碧村所处的特殊位置造就了当地人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这样的认知可以用两个藏文来概括:re(山)和qie(水),具体可以分为redu(直译为山的形状,意译为山体环境)和qieshuo(直译为河流两边的地方,意译为流域环境)两大部分。在此基础上,当地村民对村子的生态体系、和节气都有自己的一套划分方法。
对生态体系,当地藏族村民有着“内外”、“高度和生计” 和“性别”的划分。
佳碧村及其周围村落的村民一般都使用农历而不用藏历,对于一年的季节变化,当地村民有三类划分方式。第一类是四季制,即把一年划分为四个季节:藏语 re(夏)、gen(冬)、dun(秋)和xi(春);第二类是三季制,即把一年划分为三个季节:藏语reka(夏)、dunka(秋)和genka(冬);第三类是二季制,即把一年划分为两个季节:藏语reka(夏)和genka(冬)。
3.3 生境的传统管理制度、知识和技术
解放以前的佳碧村名义上隶属于民国德钦设治局云岭乡,实际上是政教合一的统治,在行政上属于阿墩子土千总禾氏“神翁”的领地,在宗教上又归噶丹红坡林寺管辖。但实际上,由于距离遥远,土司很少干预佳碧村村民对生境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在生境资源的管理上,当地村民对于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和植物资源都有着一套传统的利用制定、知识和技术,主要是在其传统信仰和认知体系下,遵循适度利用的原则,以传统的习惯法、知识和机制为行为规范,最终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4 生境的变迁和恢复
3.4.1 生境剧变和自然灾害
1952年德钦县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原有的政教合一制度消失,土司、头人制度不复存在,喇嘛寺失去特权。1958年进行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在这样一个政治体制突变的情况下,佳碧村的生景及其权属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近50年来德钦的一些重大产业开发活动和基础建设工程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并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例如森林采伐、矿产开发和道路建设等等,但同时这些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却是灾难性的,例如森林植被的破坏和大面积减少直接导致泥石流、滑坡和山洪等自然灾害频发,并使依赖自然环境的农业、畜牧业、采集业等生计活动受到严重干扰。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的频发以及生计受到的影响都使得当地村民的可持续生活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同时由于德钦自然风景壮丽、矿藏和水力资源丰富,这使得旅游业、采矿业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重大产业开发活动和基础建设工程都不可避免地继续成为未来当地经济发展计划中的重要部分。佳碧村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多次大规模的人为因素影响,导致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每年都有泥石流和洪水等大小自然灾害的发生。
3.4.2 传统组织与生境恢复
佳碧村有着传统的村落组织:妇女的“姐妹会”、男人的“箭会”。在组织活动中,“姐妹会”和“箭会”都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和约定。2004年,佳碧村的传统组织逐渐开始在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作用,首先“箭会”和“姐妹会”开始组织成员对佳碧村周边环境、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及传统组织和机制开展观察和研究,并确定研究主题。
在村民自己研究的基础上,“箭会”和“姐妹会”开始组织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资源实施保护的行动。在开展和执行活动的过程中,“箭会”和“姐妹会”定期召开会议,每次会议至少要有10个左右的村民参加,共同讨论活动中碰到的问题,同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和补充,并想办法解决活动进程中遇到的新的难题。
经过“箭会”和“姐妹会”三年来的工作,佳碧村周围的生态环境开始好转:松树、柏树和栎树等高海拔树种开始缓慢生长,熊、狼、岩羊和鹰等野生动物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逐年减轻,生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4.结论
佳碧村所在的澜沧江流域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生态体系复杂多样,同时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在短期内恢复。而生态环境又为在这一地区的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基础条件,和生计方式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任何变迁都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当地藏民有着自己基于这一特殊生态环境传统的生境价值观,这种传统生境价值观以人对自然的敬畏、信仰和崇拜为基础,以人对自然本土认知为核心,以人对自然的适度利用为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习惯法、传统知识和机制为规范,这种价值观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为当地村民的持续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五十多年来,由于受到重大的生产、生计政策和基础设施工程的影响,对澜沧江流域沿岸的生态体系和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造成了泥石流、山洪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今天像在佳碧村,当地藏民试图利用传统的生境价值观、并以社区传统组织为基础开始在环境保护和生境恢复方面发挥作用,这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和实践。佳碧村近五十年来的生境变迁,有其特殊的因素和偶然性,但基本上折射出了整个德钦县澜沧江流域的变迁概貌,因此佳碧村生境的变迁是值得人们思索和汲取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