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而独特的傣族慢轮制陶工艺
作者:杨京彪 中国民族地区环境资源保护研究所
中国是最早制造陶器的国家之一,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陶器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定居生活,盛水、蓄物等日常生活的需要,促使了陶器的发明。中国陶器的分布比较广泛,主要集中的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以彩陶为特点,也称“彩陶文化”,它派生出半坡和庙底沟两个类型,装饰图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文化类型,比仰韶文化略晚,距今约5000年。黑陶是继彩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发明,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工艺独特的蛋壳陶。陶器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使人们增加了蒸煮食物的方法,并使谷物、水和液态食物便于存放,因而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陶器的应用十分广泛,且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因此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尤其在一些偏远的民族地区,陶器在人们生活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并且保留了许多古老独特的制陶工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慢轮制陶工艺,且承继了家庭生产为主的习俗。2006年,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被文化部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傣族先民傍水而居,从事原始的稻作农业,水、土、火在生产生活中的自然联系,使他们自然而然走上了水、土、火相结合即制造陶器的发展之路。在傣族的创世史诗中就有发明陶器的记载。西双版纳傣族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的第十三章“人类大兴旺”的第九节“制造瓷器陶器”中,对傣族先民创造陶器的过程作了生动的记录。从考古学上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居住于云南各地的人类就已经开始大量制作陶器,这从全省大多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所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便可以证实。从文献资料来看,傣族制陶至少可以追溯到14世纪。明代洪武年间的《百夷传》记载:“器皿丑拙尤甚,无水桶、木甑、木盆之类,惟陶冶之器是用。其宣慰用金银、玻璃等器,其下亦以金银为之。”由此可知,明代麓川普通人家不使用桶、甑、盆之类的器皿,而“惟陶冶之器是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倪蜕所著《滇小记》亦说傣族“民间器皿多以陶冶”。自古以来,傣族居家使用的陶锅、陶罐、陶壶,屋顶的挂瓦,缅寺屋顶、屋脊的各种装饰都是手工制作而成的,并由手工艺人代代相传。
陶器在傣族文化中占据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日常生活用品与水文化、神器祭器与宗教信仰文化、普洱茶容器与茶文化、装饰品与民族文化情结等。
慢轮制陶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制陶的作坊一般就近设于自己家的竹楼之下。因雨季不利于陶坯的干燥和烧制,制作时间一般安排在少雨多日照的农闲季节。在西双版纳的傣族寨子里,都能找到一两户人家仍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的慢轮制陶技艺,在一般的工艺流程上都大同小异,但是在一些烧造的细节上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别。
1 慢轮制陶工具
脚碓、筛子或木板、木棰:用于选取优质泥土,将泥土敲得更为细腻;
陶轮:塑坯成形的主要装置;
木刮刀:做器壁时,待泥条盘好后,将泥条的痕迹抹平;
木拍:木质,有手柄,表面有纹饰,如横条纹(拍打后呈编织篮状纹饰),方格纹,席纹等,也有光面的,用于将陶坯拍打致密,同时拍打出纹饰;
卵石:整形加工阶段,用木拍拍打器壁时,同时用卵石作为内衬;
贝壳:整形加工阶段,用木拍拍打器壁时,同时用贝壳作为内衬;
竹刀:用于修整口沿的毛边,削掉余泥,雕刻各种陶制工艺品,如神龙、神象、神狮等吉祥物以及麒麟、孔雀、凤凰和火焰状饰物等佛寺屋脊的装饰物;
布片:整形后用湿布片沾水将陶坯通体抹一遍,使其光滑并堵塞孔隙,也用于修整口沿:
模板:木质,板面上刻有孔雀,火焰状等形状的纹饰,将和好的陶泥放在两块模板之间,挤压,雕刻成形,可大大提高效率。
2 慢轮制陶的工艺流程
(1)选取优质泥土
制陶,首先要选择材料。材料的好坏是陶器烧制的基础。制陶所用的陶土要求土制要细腻,粘度好,可塑性高。特定的制陶的陶土叫做“泥浆土”,呈白色的块状。将陶土放到脚碓里舂细,如果泥块太大或太硬就先用锤子锤细再放进脚碓。将舂细的土拿出来用筛子筛,再将没有漏下去的土重新倒进脚碓舂,如此反复。将筛选好的陶土一边加水一边和,成泥团,再把泥团放在木板上揉搓。揉搓的时候也可以加入一点原来剩下的发酵好的陶土,相当于引子,据说这样发酵起来更好更快。揉搓成长方体的块状之后放在缸里发酵,这样一些粗的沙粒会自动溶解,使土质粗细均匀。如果是制作炊具,和泥时还要在筛选好的陶土里掺入部分河砂,加水揉练,这样可以改变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防止被火烧裂。
将长方体的陶土放在缸里发酵,陶土所放置的这一段时间,在硅酸盐学科中称作“陈腐”,其作用是充分利用陶土中微生物的活动,使之发酵,以增强陶土的可塑性能,并使和入陶土的水分均匀渗透,经过24小时后便可用来加工。
(2)塑坯成形
陶轮是塑坯成形这一阶段的主要装置。陶轮由两个部分组成,下部为一木制立轴,在地下挖出一个直径约25厘米,深19厘米的小坑,将立轴固定于地下,上部为一面径约25厘米,厚度约15厘米的倒截圆锥体陶轮,底部中间挖一方孔,插入一段竹管,套到立轴桩头上,使其能够自由旋转。为便于蹬动,还可以在陶轮底部刻上齿轮。所制造的陶器依据器形不同可分为装东西的容器、做佛事或装饰用的动物、人物以及装饰品等。
(3)烧成
傣族人烧制陶器多采用露天窑场的方式,即:在平地上平铺上一层五米见方的树皮和木屑,然后将阴干的陶坯侧着层层码放在上面,从大到小,依次摆放。再将一层厚厚的柴火覆盖在陶坯的四周,最后在柴火外面糊上一层泥巴,在四角下方扒开点火口,点火后再封闭点火口,并在顶部戳几个出气孔。可以随时察看一下火势,视泥壳的干燥程度,对火力太旺的部位,封住出气口,火力不够的部位,再开出几个出气口,使其燃烧均匀。柴火烧尽之后,泥壳会自然坍塌,这时陶器也就出窑了。烧好的陶器呈橙红色,色泽均匀。
3 传承与禁忌
在慢轮制陶工艺的传承方面,必须遵循婆传媳的传统,代代相承,无一例外,不得外传。在选择传承人时,只有在分家之后,婆婆才可以将制陶工艺传给儿媳。如果家务繁忙,孩子太小,可以暂时不学,但是当家庭稳定之后,则是必须要学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保证了此工艺的代代相传。而且,这项工艺的学习,是通过口传、身教,靠自己边看边学,积累经验,在长期的实践的过程中练就出来的。
按照传统,慢轮制陶工艺在分工上由女性来担任。从选取陶土,制作陶坯,直至烧成出售,均由妇女担任。整个制陶工作没有男子参加,据说是在烧窑时男人都不能看,否则陶器就要烧裂。这种分工的现象,似乎是遥远的古代社会按照性别的自然分工形态的痕迹。
4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慢轮制陶工艺因其生产规模小、耗费人力、效率低下等诸多原因同现代经济发展不适应,再加上规模化生产的陶瓷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的强烈冲击,傣族慢轮制陶工艺正面临丧失的威胁。
自2006年文化部将傣族慢轮制陶工艺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以及云南省积极推进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当地政府开始重视慢轮制陶工艺,给予了政策性指导和多方面的支持。目前,傣族人正在将慢轮制陶的产品由日常生活用品向工艺品、装饰品方面转变,这对于傣族慢轮制陶工艺的保护和传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正如其它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慢轮制陶工艺需要来自政府、社会、民众多方面的关注和保护,而这一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