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项目启动会暨学术研讨会

By admin - 时间: 星期六, 四月 11, 2009

作者:程文静(TWN)

2009年2月12-13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农业部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浙江省青田县人民政府承办,联合国大学协办的“FAO/GEF-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中国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试点项目启动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从事农业文化遗产、生态农业、农业历史、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地旅游等领域的70余位专家参会,具体包括:农业部国际合作司、浙江省青田县、中国农业博物馆等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所专家;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草学会,中国农学会、绿色和平、第三世界网络、福特基金会等组织学者以及《资源科学》等期刊的编辑和《科学时报》、《绿色时报》等媒体的记者。

中国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与智利、秘鲁、菲律宾、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传统农业系统一同入选为GIAHS首批保护试点。此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启动“GIAHS-中国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项目的五年正式实施阶段,审查并研讨项目准备阶段所确定的工作计划。会议也将为地方和国家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也为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NIAHS)或GIAHS“候选地”提供交流的机会。

在举行的学术报告中,Koohafkan博士、李文华院士、任继周院士、DelaCruz博士以及骆世明、薛达元、曹幸穗、郭来喜、徐嵩龄、苑利等1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从生态农业与农业文化遗产、草原文化保护与发展、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价值、民族地区的农业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保护等角度诠释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其适应性管理的重要意义、成功经验和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与会专家讨论了“GIAHS中国国家实施框架”,就GIAHS-中国国家实施框架中所涉及到的政策、法律、宣传以及项目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一些具体实施办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普遍认为,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项目应当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借鉴各方经验,建立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与国家综合管理体系,以试点为基础建立更为完善的评选体系,注重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技术的推广和作为文化的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在GIAHS总体框架下建立国家农业文化遗产(NIAHS)保护体系,以促进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同时,在本次会议上,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展示了几年来的研究成果,浙江省青田县、贵州省从江县、云南省红河州、江西省万年县介绍了各地独特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他们的主要工作,并展示了当地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几个候选地区的代表们表达了尽快加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的迫切愿望。

次会议标志着为期五年的“FAO/GEF- GIAHS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中国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试点”项目正式开始进行实施阶段。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农业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农民们一直在探寻适应自然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些农业生产方式或模式不仅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而且还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建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新型和谐关系,引导农民致富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GIAHS项目也符合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对中国农业于农村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均表示愿意继续支持该项目在中国的开展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分类 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 知识产权与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