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寨粮仓—白裤瑶的创举

By admin - 时间: 星期三, 八月 12, 2009

作者:杨京彪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从事山地农业。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区。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海拔一般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如: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瑶、白裤瑶、红头瑶等,多达20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瑶族人口数为2637421,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由于语言支系复杂,各地语言差别较大,瑶族地区通用汉文或壮文,没有本民族文字。瑶族的宗教信仰因地而异,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也有图腾崇拜,还有些地区信仰巫术和道教。

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瑶族在远古时代就有了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歌谣在瑶族文化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瑶族歌谣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讲述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歌、记述民族历史的古歌、表现劳动生活的狩猎歌和农事季节歌、爱情歌、祭祀用的乐神歌、赞颂反抗斗争的革命斗争歌等等。其中的《盘王歌》歌词长达3000多行,有24种曲牌,唱腔相当复杂,歌名多至数十种,为瑶族人民的伟大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史诗般优美的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谜语、谚语…… 瑶族音乐、舞蹈与其民间歌谣一样,起源于劳动与宗教。其著名舞蹈有长鼓舞、铜鼓舞,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间盛行的舞蹈还有狮舞、草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师舞、三元舞、祖公舞、功曹舞、藤拐舞等数十种。这些文化艺术作品展现了瑶族人民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诚信朴实的人生观,反映了瑶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瑶族房屋建筑风格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木楼。木楼依山傍水,前低后高,坐落的方向不限。木楼一般分为三层:吊楼下为第一层,用于圈家畜;第二层住人;第三层储存粮食和物品。木楼的建造无须一根铁钉,却十分坚固。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十分舒适。

瑶族的工艺美术有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雕刻、绘画、打造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其中尤以蜡染、挑花出名。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樟江河畔有一座瑶山,因瑶族世居于此而得名。实际上,瑶山是指整个白裤瑶居住的地区。白裤瑶因其男子常年身着白色棉裤而得名。白裤瑶是一个长期深居高山密林,过着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民族。世居瑶山的白裤瑶至今仍保存着原始古朴、粗犷狂野的远古遗风,被誉为原始氏族社会遗存的活化石,并被外界称为“东方的印第安人”。

除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之外,瑶山最能吸引外界关注的当属瑶族粮仓了。在瑶山的瑶族寨子旁边,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排排粮仓。瑶族粮仓很独特,粮仓用四柱支撑,上层垫以木板,四柱与木板的连接处隔以圆坛或木板,防老鼠进仓,四周用竹篱笆装成圆形,顶上盖以茅草,尖顶捆扎装饰成宝胡芦形,直径约2米,高约2.5米,形如大囤箩,并开有一小门。瑶族粮仓作为瑶山瑶族的创举,具有如下方面优点。

第一,瑶族粮仓具有极强的实用性。瑶族粮仓容积大,可以轻易存放一个家庭的粮食,同时,还可以存放一些贵重的衣物等物品。

第二,瑶族粮仓具有防潮防鼠害等功能。瑶族居住地多为潮湿地区,为了完好的保存粮食及其他物品,保持干燥尤为重要。瑶族粮仓用四柱支撑,脱离地面,从而隔绝了地面水气的侵蚀。粮仓顶部铺以厚实的茅草,四周用木板紧密搭建,起到了极好的防雨作用。为了防止鼠害,勤劳智慧的瑶族人民富有创举性的在四柱与底板之间安装了圆坛或木板,这些圆坛或木板光滑的表面将狡猾的老鼠拒之门外,杜绝了鼠类的破坏。

第三,瑶族粮仓选址优越。瑶族大多将粮仓建在村寨旁边,有的甚至建在远离村寨的山间。瑶族人民之所以没有像其它许多民族那样把粮仓同房屋建在一起,一是出于防火的考虑,另外则是方便生产的考虑。

第四,瑶族粮仓功能多样。除了储藏功能之外,粮仓下面的空间俨然成了一个凉亭,从而也成了瑶族少女互相传授、切磋、学习刺绣技艺的好地方。

第五,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瑶族人民建造粮仓所需的原料均在当地十分常见,且不需任何金属制品辅助便坚固耐用,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这种资源、能源消耗最小化的方式无疑对现代工业农业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良好的启迪作用。

另外,瑶山的瑶族粮仓全部建于村旁户外,无人看管,没有锁具,放心的将粮食及其他贵重物品存放其中而不用担心盗窃,体现了瑶族人民淳朴诚信的优良品质。

在2007年10月份贵州省“旅发大会”上,瑶族粮仓被搬上了大型山水实景露天演艺场,解开了披在身上的神秘面纱,赢得了世人的关注和惊叹。笔者在2008年7月份对瑶山瑶族进行实地调查时,恰好遇到一批来自深圳的摄影协会的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参观、拍摄独具特色的瑶族粮仓。这足以证明瑶族粮仓的独创性、实用性与观赏性,其所传承的瑶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瑶族传统生产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传统知识是少数民族社区上千年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尽管外表简易破旧,不为人所重视,但是却充满了科学性、合理性与实用性。传统知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发掘、保护并应用传统知识为现代社会发展服务具有重要价值。

分类 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 知识产权与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 • • TOP